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

網路文章: 一流公司賺標準的錢,二流公司賺技術的錢,三流公司賺製造的錢。


一流公司賺標準的錢,二流公司賺技術的錢,三流公司賺製造的錢。我們該問的,不是「蘋果能,為什麼我們不能?」而是「怎麼做,才能找回我們的管理利潤?」

蘋果CEO庫克(Tim Cook)2011年的年薪,高達3億8000萬美元,排名全球經理人第一名。蘋果在過去6年來,市值增加近4000億美元,自然付得起這樣的薪水;而庫克是賈伯斯(Steve Jobs)策略的最重要執行者,並交出亮眼成績,也符合這個身價。
這是績效和報酬掛鈎的例子。3億8000萬當中,庫克的底薪是90萬美元,在全球五百大企業CEO裡算是低的,主要靠蘋果董事會給的「股票選擇權」(stock option)價值。股票選擇權和公司股價相關,以拿到選擇權的日期股價為基準,約定時間到期後,如果股價上漲,差價由公司支付,等於是獎金;如果股價沒漲甚至下跌,選擇權則一文不值。
這種激勵方式帶點賭博性質。庫克的年薪,從90萬到3億8000萬,相差四百多倍,能領多少,就看他自己和所帶領團隊的本事。在新創公司和處於高成長階段的公司,薪酬結構裡股票選擇權會占大部分,鼓勵那些承擔風險勇於開拓的經理人。
台灣電子業過去採用的員工「分紅入股」做法也類似。員工的部分工資以股票支付,發多少則視前一年獲利而定。分紅入股和股票選擇權的不同,在於分紅入股的股票,最後是賣到市場,由股民買單,非由公司支付差價。分紅入股的做法雖有爭議,最後並修正將之費用化、從公司盈餘中扣除,但確是台灣電子業先前吸引大批人才的主因,科技新貴的說法也由此而來。
科技新貴中催生一批經理人,懂製造也懂國外市場技術走向,並把工作方法內化為作業和流程,可複製再擴大。他們賺的不僅是製造利潤,還有管理利潤。近年隨著技術和生產標準化,各家鮮有差異,電子業往價值鏈上游轉型又不順,只能在擴大產量降低成本下工夫,沒有了管理利潤。
一流公司賺標準的錢,二流公司賺技術的錢,三流公司賺製造的錢。iPhone每賺100元,蘋果拿走45元,供應晶片的三星拿走7元,組裝的台灣代工廠才拿到5毛。分配比例雖懸殊,卻為價值鏈上成員創造的價值,提供了參考。
庫克帶領的供應鏈管理團隊,跑遍世界各地尋找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和組裝廠,蘋果訂單帶給這些供應商龐大業績,他們回過來幫蘋果賺進龐大利潤,得以支付庫克這類高管的天價年薪。
庫克賺愈多,代表蘋果賺更多,對供應商存在更強的談判籌碼。這是庫克和蘋果經營團隊創造的管理利潤。他們不研發技術,不製造產品,卻對新技術和製造工藝了如指掌,從中挑選並將之組合,得到自己要的結果。
我們該問的,不是「蘋果能,為什麼我們不能?」而是「怎麼做,才能找回我們的管理利潤?」



    王志仁數位時代》總主筆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章出處: 經理人月刊-7-ELEVEN顧客經營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